当前位置:首页 > 生殖行业资讯>多省市规划新增辅助生殖机构 行业影响大吗
近日全国12个省市发布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为“规划”)。其中多个省市均计划新增辅助生殖机构。
根据规划文件,新增的人类辅助生殖服务机构数量都是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印发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规划指导原则(2021版)的通知》中的“原则上230万-300万人口可设置1个机构“来确定。依照该标准,在2021年至2025年期间,四川省规划新增20所辅助生殖机构;安徽省规划新增10所;陕西省规划新增10所。
部分省市还在规划中介绍了其需要增加人类辅助生殖服务机构的原因,主要表现在需求量大且分布不均。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不孕率16.9%,而辅助生殖渗透率仅7.9%,美国则是31.2%。2020年我国辅助生殖IVF市场规模约330亿元,2016-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14.1%。预计到2023年,我国辅助生殖IVF市场规模达504亿元,2021-2023年复合增速约16%。
相关市场分析认为,辅助生殖机构比较关键的经营数据,一个是看牌照情况,一个是看IVF取卵周期数量情况。
根据2021年发布的《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名单》 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国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共536家,其中获准开展一代、二代技术的医疗机构共411家(公立367家,民办+私立合计44家);获准开展三代技术的医疗机构共78家(公立76家,民办+私立合计2家)。
可以看到,稀缺的牌照主要配置在强势的公立医院。
相关研报指出,辅助生殖牌照申请条件严、周期长。申请辅生牌照可分为三条路径,第一条是从零开始组建,但集齐人工授精、试管婴儿一、二、三代牌照共需要10.5年;第二条是与公立医院合作;第三条为收购民营医院牌照。
辅助生殖行业有头部效应,纵观近几年的历程,辅助生殖头部医院的排名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几年并购潮下来,小机构会比较难做。”
辅助生殖机构主要是以治疗周期数来判断产能的。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屡有提案要求将“关于‘不孕不育症’辅助治疗纳入国家医保提高人口增长的建议”。今年9月15日,国家医保局回复称,将指导各地立足“保基本”的定位,在科学测算,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逐步把医保能承担的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费用可控的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