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后高龄试管生下双胞胎,感慨要为了幸福好好活下去

作者:得宝宝  2021-12-16 15:06:59  阅读:  来源:得宝宝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没有孩子的家庭是不完整的人生要圆满,就要有个孩子”这些话吧,12月16号,一则“失独母亲60岁高龄生下双胞胎”上了热搜!很多网友对此也发表了自己了评论,很多人也送上了祝福。

在很多人认知中,拥有一个孩子是生命的必需,于是拼尽全力,都想要一个孩子。

见证一个生命成长,是很美好的事情。

“只有我活下去,她们才能活得更好”60岁时失去唯一的孩子,后做试管生下双胞胎,时隔11年,她面对镜头感慨万千。

提起高龄孕产妇,曾经的失独母亲——盛海琳。一场意外夺走了女儿和女婿的生命,让鬓角已经斑驳的她陷入无尽痛苦之中。对女儿的思念愈发强烈,而后她便做出了再生一个娃的决定。

一次就成功,怀上双胞胎并顺利分娩,这件事可谓在网上轰动一时。有人无比理解和佩服,也有人非常不看好。11年转瞬即过,这一家人现在怎么样了?

60岁生下双胞胎后养育11年,如今怎样了?

时隔11年,再次见到这位伟大勇敢的妈妈,她看起来并没有衰老很多,如果没有那次意外,她现在应该过着子孙满堂的幸福生活,而她现在仍然要照顾两个11岁的女儿。

许多人只了解她生下孩子的事情,却不知她这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

当年生下双胞胎女儿后,她只带了不到100天,便开始前往全国各地讲课赚钱,丈夫又有些中风,家中上下打理都靠她一个人。

表面上她过得很快乐,但一个失独家庭再迎来两个孩子,面临的问题实在太多了。既要考虑当下如何生活得更好,也要把眼光放长远考虑未来。除了体力上的劳累,还需要盛海琳有强大的内心和意志力。

盛海琳70岁才回归家庭,如今辛苦大于痛苦

当初她生下孩子时,就有许多网友感叹以后还要继续拼命赚钱,一把年纪是不是太累了。

关于这一点,盛海琳的感受也是如此,特别累、特别焦心,以自己的年龄再将两个孩子从小养到大的真的太辛苦了。可是这种辛苦和内心的痛苦相比,盛海琳更能接受辛苦。

回想起意外离世的女儿,她依然会红了眼眶,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只有经历过才懂。盛海琳哽咽着说,如果没有孩子,那么痛苦将会伴随她一辈子。

由此看来,双胞胎女儿的出生,给盛海琳带来烦恼的同时,也让她看到生活中的希望,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即使外界议论纷纷,也不会改变她的决心。

60岁本快到了享清福的年纪,但盛海琳拼搏到70岁才逐渐回归家庭,因为只有她好好活下去,孩子们才能活得更好。

60岁生下双胞胎的选择曾引起争议,但她的爱不该被批判

每当有高龄夫妻生下孩子,难免会引起一个很现实的讨论——他们究竟还能陪孩子多少年?

正常情况下,夫妻俩30岁左右生下孩子,不仅能看着孩子长大,还能看着孩子结婚生娃,后半辈子互相牵挂、互相依靠。

但在60岁甚至像枣庄的田女士的年龄才生下孩子,几乎比正常家庭的爷爷奶奶年龄都大了,想要陪伴孩子,“长命百岁”都感觉不够久。

其实盛海琳的内心很清楚,她能陪伴孩子的时间固然会比年轻父母少,但她在自己还有一点能力的时候,就把孩子照顾到最好,同时也不忘给孩子做心理疏导,并培养他们独立自强的能力和品质。

老话说,吃尽味道盐好,走遍天下娘好,无论盛海琳年龄多大,对孩子来说都是那个最好的妈妈,或许孩子会因为别人的言论而苦恼,但她们体验到的幸福也不少。

大家都知道女性是有最佳生育期的,不仅仅是年龄上的要求,也是因为在最佳生育期内,女性的体质、能力、思想都更适合养育孩子。

曾经有人说高龄生娃就是对自己不负责,对孩子不负责,是自私的行为,盛海琳也曾表示,如果能重来,她会三思而后行。站在失独母亲的角度来看这件事,就能感同身受了。

从孕育一个孩子,到陪着TA长大成人,这是一个持续“战斗”的过程。

所谓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善,是父母的“三罪”。

说明生孩子所经历的那十级疼痛,只不过是第一步。

接下来的“如何养、如何教”才是最不可或缺的。

因此,在生孩子前,并不是仅仅考虑身体是否具备生育能力就可以,物质、经济条件、心理因素这些都同等重要。

有心理学家提出,想要成为“合格”父母,需满足三个维度:

a、角色

当你选择孕育一个孩子时,你就要做好充当“父母”这个角色的准备。

这个角色意味着——

我们要满足孩子基本物质需求,冷时有衣服穿,饿时有东西吃,渴时有水喝。

然后再深层次一点,是精神需求层面,父母需要给予充足时间陪伴孩子成长。

而不是反过来,让孩子充当父母的角色。

角色的错位,就是一个家庭的悲剧。

b、边界

父母有时会在自己头脑中为孩子设计好未来计划。

有些人要孩子聪明优秀,读高等学府,成为一名公务员,那样才能弥补父母年轻时未完成的理想,才能得到他们的爱。

有些人要孩子听话孝顺,工作嫁人就在本市,不能离自己太远,将来好为自己养老....

可是很多时候父母都忽略了:孩子不是上一代人未完成部分的修补者,不是一个附属品。

TA是一个独立个体,不该一出生就被“绑架”。

所以父母要认识到,正确的亲子关系边界是把孩子当成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人去看待,尊重它,并允许它按照自己轨迹出生、成长。

c、模式

健康的亲子关系模式,是把孩子视为一名合作者。

不是相互对立的状态,也不是把孩子当成情绪垃圾桶,肆意发泄。

成为父母重要的是,要保持平等的心态,和孩子彼此同行。

而给予我们心理营养的,大多是来自我们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妈妈和爸爸。

如果孩子从小缺失这部分的能量,那么长大后再怎么成功、美满,心里都会有一个巨大的空洞,充斥着怀疑、不满足、没有安全感。

幸运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愈。

可以说,父母的爱是孩子一生的基础。

所以为人父母前,记得要“想清楚”。

试管前

全面评估身体状况规划试管婴儿方案

咨询专家

难怀孕

分析孕育失败因素提个性化助孕建议

咨询专家

包成功

一对一试管服务提高试管成功率

咨询专家

知识专题

不孕不育

那些破坏生育梦想的疾病

生育需求

不同人群需要不同助孕方案

特殊需求

特殊人群适合的试管技术